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白云飞也自寻常,不道青山不久长。看尽云飞天阙迥,清空一碧映潇湘。
船头月浑云不度,转眼光阴遽如许。
江湖无地寄风威,短蓑遗作胡旋舞。
还将老病入孤舟,碧波为人生白头。
阑中五更鹅鸭乱,老鱼画肚起长算。
似燕身材称著绯,琵琶弟子性灵希。戏拈上客题花笔,学踏邻娥织素机。
桁下衣笼薰豆蔻,镜前香泽渍蔷薇。何曾房老能勾管,日暮西池斗草归。
复国诛雠事岂难,背城借一据河山。汴梁更不回头望,直送汪黄到浙间。
鹰饥则附我,父顺子逆,子右父左。彼则万只,谁曰千只。
彼烹牛美妻,尚望樵山而秉犁。
生事在湖水,与世了无陵。浅渚拾紫芡,深潭挦碧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