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宇宙浩浩谁诗鸣,遗响闃寂如英茎。
更无高谈细论者,唐末婀娜江西清。
谁复能拘束,闻骄耳便聋。懒因训鹿豕,老不见兵戎。
度月吟梁父,眠云忆谢公。亦知人富贵,汉水乱流中。
扬雄草玄闭环堵,夜夜青藜徒自苦。荒径三条翳草莱,仙经一帙披龙虎。
綵绶浮云昔巳看,黄金北斗何须数。世务纷纷不可干,寸心独抱羲黄古。
峭帆亭外水,故道是交河。细土围高堰,平沙荡素波。
寻源通渤澥,别派合滹沱。却忆中山近,何从望翠螺。
满城风雨近重阳,小院更凄凉。遥想东篱山色,今年花为谁黄。
何妨载酒,登高落帽,物外徜徉。都把渊明诗思,消磨□□□□。
杨柳梢头扬酒旗,软舆凭着暖风吹。未论天地藏身处,不起儿孙异日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