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湘中昨报失长沙,南市新来海碧霞。亡国何关我辈事,明朝请听后庭花。

欢欣鼓舞,喜事从头难细数。十载陶甄,已奠宏基万亿年。

一人有庆,福履如川绥兆性。高举红旗,皈向人民大导师。

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

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

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

萍絮何须问旧因,离筵开处对残春。谁言琴鹤非家具,自喜溪山似故人。

北道应牵归客梦,东风偏上苦吟身。归舟莫笑轻如叶,千卷残书已不贫。

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

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石室先生清兴动,落笔纵横飞小凤。

借君妙意写篔簹,留与诗人发吟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