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

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饮罢高斋借榻眠,卧听更漏意萧然。空床梦断雨方急,短烛吟残花倒悬。

旧馆偶来还是客,明公相见即如仙。奔腾老骥浑无力,拟向亨途借一鞭。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

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

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间。

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

怳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

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

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

谅非侵晨兴,讵识景物闲。

忽思乡社岁,日晏未开关。

学探玉甃千仞井,笔找龙文百斛鼎。

归根可以后冥茎,发刃难于先肯綮。

点铁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门重勘结,小圆为赐大为参。

九十韶光,惊又见、刺桐花落。春去也、愁人情绪,不禁离索。桃*霏霏红雨暗,柳堤漠漠香绵薄。恨东风、一夜太无情,都吹却。功名念,平生错。尘土梦,今朝觉。有一尊分甚,圣清贤浊。听我高歌如不饮,何人绿鬓长如昨。况东君,动是再相逢,轻年约。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天心何处问,默坐正寒更。古调今疏越,天和此太羹。

夜深群动息,冬老一阳生。料得梅花月,乾坤只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