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第辞高饮,石家赴宵会。金谷走车来,玉人骑马待。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人似梅花,峭玉立、岁寒风节。新圃辟、种梅千树,幻成南雪。池碎瀑声荷捧雨,径涵秋影篁筛月。唤石君、错落坐庭前,红尘绝。嫌聒耳,?筝戛。慵著眼,俳优狎。但一觞一咏,放怀开阔。涌地池亭工掩映,擎天柱石觇施设。待枝头、金颗可调羹,休轻折。
两年潇洒竹窗开,啸傲惟君共一隈。谁遣山人骑鹤去,翻教云雁寄诗来。
当关虎豹声犹壮,卷地风沙日几回。堪叹长安为客意,坑儒事起重徘徊。
晓日夹云树,春风吹雪山。飞鹰玄兔碛,饮马白狼湾。
宝带吴钩迥,金矛汉节閒。将军万里外,不怕二毛斑。
自说轩皇息战威,万方无复事戎衣。
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礼闱。
羡公铃閤绝纤尘,顾我何尝德被人。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
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