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系船禹庙醉如泥,投宿渔家月向低。
湿翠扑人浓可掬,始知身在石帆西。
金鞍玉勒照花明,过后春风特地生。半醉五侯门里出,月高犹在禁街行。
兰生杂众草,偃仰衢路旁。草盛占雨露,兰孤无容光。
我行适见之,小立还徬徨。不恨草色满,恨兰不善藏。
移兰种堂下,茎叶日以长。闭门幽香发,众草将安伤。
新筠澹描。含香嫩苞。些时劲节千霄。笑春风柳腰。
黏云乱捎。梳风碎敲。一丛寒玉萧萧。拂檐牙凤毛。
于赫皇祖,肇基朔土。惟时忠襄,实佐神武。
忆尔辞京日,余歌万里行。经秋无过雁,索处若为情。
去巳穷滇海,归应滞岳城。凤凰池上草,春到为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