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草色光如苔,綵楼红扇相当开,美人淩波蹴月来。
蹴月来,不堕地。袖回风,动罗袂。
(1305—1364)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
山环杰阁染深绿,石吐寒泉蹙浪花。一夜秋霜不成寐,感时忧国思无涯。
竹边窗外小池塘,青盖亭亭拥靓妆。
莫把仙娥相比拟,合将君子为平章。
凋时堪供真人艇,老去犹充楚客裳。
几夜月明风露下,输浓受用许清香。
咽咽铜虬水,浏浏青琐风。
掖斜观斗转,帘疏望月空。
出门步清影,循阶行露丛。
眷此光霁景,感予微眇躬。
观国岂非愿,怀亲方蔚忡。
北秀南能证妙因,栖禅法喜是天亲。一龛花雨光明地,著我修罗历劫人。
抗义一何明,结志誓不解。对面有背弃,何言万里外。
陟疆朝采葑,陟畛暮采菲。所重在德音,容色安足恃。
山人本性爱山居,弭节春游过草庐。
短砌雨余芳草合,小亭风定落花初。
拂尘下榻惊梁燕,开箧抽书走壁鱼。
更辟岩扉频洒扫,能无长者命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