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玉帛会蓬莱,先报中吴进表来。内使传宣催引见,舍人当殿拆封开。
干戈载戢龙颜喜,正朔重颁凤历回。却袖天香上归骑,定分春色到苏台。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权臣大不才。
见说襄樊投拜了,千军万马过江来。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概萃中年。
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
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
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
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馀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西北方阻饥,东南荷戈戟。斯民独何辜,上天无乃虐。
嗷嗷鸿在野,往往人相食。犹闻冻馁馀,未免多求索。
岂无有心人,付之长太息。子抱经世具,慷慨足智略。
虽云在下位,自待良不薄。修途八千里,耳目亲所历。
何以献彤庭,苍生望膏泽。
流离八载及虞城,举目无亲孰达情。乃字终能贞素志,相攸合使结良盟。
家庭静对陈诗酒,母弟欣谈解甲兵。从此唱随歌永好,百年夫妻凤凰鸣。
平生最爱雪,归老独看梅。非子移奇树,巡檐笑未开。
千人擎露掌,百和糁春杯。老鬓横斜得,疏烟淡月来。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
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
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
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
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
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
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