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疏封细柳彻侯条。白马青丝共踏摇。衔得杨花窠里住,一肩风月送前朝。
疏英芳蕊自成丛,尽在庵庭跬步中。造化不嫌凭架小,年年先得领春风。
相思憔悴到花朝,留滞天涯问渡遥。飞梦半随千里月,离情长逐一江潮。
莺声宛转翻金缕,燕语凄清近玉箫。触景不堪增怅望,垂丝烟柳锁河桥。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飙。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小洞隐遥岑,松萝翠复阴。游人曾到不,方信白云深。
残年过六十,寂寞卧山中。
病眼惊新暗,衰颜失旧红。
人讥作诗瘦,自悯著书穷。
输与封侯骨,云台竞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