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谁道去,我重子云才。
鸿雁汀洲去,牛羊井落徕。
乍行初觉倦,暂语不能该。
日色看看暮,将归意复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天籁凉生竹,山鸠鸣向人。偶逢社日鼓,识破陇头春。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
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
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
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不道风尘良苦辛,却停仙仗醉红尘。青鸾一去无消息,只被麻姑误杀人。
灵鹫峰边合涧东,风光不与昔游同。春蚕作茧柔桑尽,社燕移巢旧巷空。
风荡泉声犹振激,雨阴山色久溟濛。结茆便欲岩栖老,时物惊心归兴浓。
无意溪行讨得源,廿年如梦漫留痕。平生事事蹉跎过,犹及衰残筑此墩。
大野春回晓日曛,瞻蒲望杏总殷殷。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
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