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雷长陂水,农事乃及辰。
茅旌送山鬼,瓦鼓迎田神。
青皋暗藏雉,万木欣已春。
桑间偶耕者,谁复来问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为道难言不著书,但知日用是根株。当筵自昔倾龙象,嗣法何人识马驹。
六学即今皆剿说,一齐孤立可长吁。犀斜南谷穷愁骨,仙境能谈旧事无。
宛转若游丝,浅深栽绿崦。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
心閒增道气,忍事敌灾屯。谨言终少祸,节俭胜求人。
常闻云梦泽,空阔自天开。郢树连荆渚,枝江绕楚台。
日落边烽静,春融雪水来。知君有深量,相对亦雄哉。
登高望湖涘,历历明帆樯。朝来小阴翳,正昼仍骄阳。
曝布标长竿,曝书满竹床。雨声忽东至,湿我罗衣裳。
阴阳多变化,有目迷翕张。衣袽戒既济,宁谓勿过防。
龙虎势称雄,凤凰台望浓。
潮翻江汉转,地扼楚淮冲。
平野频烽火。孤城半稑穜。
丹楹傍萧寺,尘扆识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