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
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月树啼方急,山房客未眠。
还将口中血,滴向野花鲜。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夜枕攲残梦,寒灯照白头。楼空千嶂晓,簟冷一窗秋。
时事兵方急,天星火已流。欲寻三径老,何日两京收。
城前兵马过,城里人高卧。官家自供给,畏我田产破。
健儿食肥肉,战马食新谷。食饱物有馀,所恨无两腹。
草青见军过,草白见军回。军回人更多,尽系西戎来。
汉楚知谁与国谋,中原争鹿几时休。成功竟属三人杰,遗恨空馀一土丘。
宝匣龙泉还见发,鸿门玉斗不须留。繫舟叹息英雄事,戏马台前大树秋。
竹下棠梨花渐稀,白头相对语依依。五陵年少多金弹,莫恋残春忘却飞。
短日生寒闷客怀,拥衾危坐类僧斋。枕中道路无非越,篷外山川尽属淮。
听得渔歌思白纻,著来戎服愧青鞋。云閒木落鱼龙卧,自笑浮生未有涯。
亭亭山上木,蔚蔚石底竹。谅非怀隐忧,胡为自局促。
振衣陟崇冈,高下睡原陆。凤凰栖枯枝,稻粱肥雁骛。
春阳悦众日,风雨愁比屋。人主各有情,岂若麋与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