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衔泥日,深堂拂玉琴。
不教关合户,乃见主人心。
掠水飞殊捷,迎风去已禁。
短书犹可记,聊影托微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百匝千重包裹,未免黑山里坐。古今多少生盲,引得全身入草。
池上花香酒欲醒,雨添草色上中庭。
与君未踏湖西路,几夜春山入梦青。
东园春燕集良俦,竹色花阴处处幽。酒令角朋争采胜,诗篇信手趣赓酬。
云中鸡犬谁亲见,海上轮竿我已收。南浦小堂仍不恶,肯来同泛木兰舟。
石塘小泊欲三更,商估归船唱月明。睡觉方知过湖去,晓风芦苇作滩声。
香案前头自乞归,归心选逐雁西飞。
岂关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鲈此意微。
行乐不妨千骑拥,照人何必万钉围。
儿曹怅惜先生笑,付与醇醪定是非。
迟景临遥水,晴空似不高。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
郁郁长堤土,离离浅渚毛。烟销占一候,风静拥千艘。
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