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林霜下熟,归摘禦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
茶酽颇妨千里梦,簟凉初怯五更风。
新瓜落刃冰盘里,晚燕添巢画阁中。
身健流年俱可乐,故人自欠一尊同。
相君曩岁转洪钧,手散阳和处处匀。
衮服肯迂今日驾,锦城便胜去年春。
珍台多暇何妨醉,左席犹虚正要人。
饮罢天边有消息,催归一骑走红尘。
作客归无计,应知梦草堂。浮名驱策远,小妇别离长。
江路多春雨,山村易夕阳。牡丹开太早,不及共君觞。
恬受煦之赐,怪为寒所干。
摇空然自落,卷地乱相翻。
醉雨才狼戾,骄风又虎贲。
顾何嫌逐末,曾不碍归根。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灵迂。唯看老子五千字,
不蹋长安十二衢。药铫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
闻君欲发江东去,能到茅庵访别无。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