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
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
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
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岐海浮孤屿,香台散瞑烟。祇寻居士隐,重到法王前。
白马驮经日,黄龙出狩年。从来怀古意,登览一茫然。
如水愁来不自由。心情冷峭易生秋。低徊忍遣爱成仇。
貌纵相妨吾亦肯,肠无可断更难柔。最难忘却是珠喉。
玉躬耗寒暑,群望崇圭璧。仁祀盛黄缣,礼坛优绀席。
惫均楚疾愈,俄同宋年益。岂劳诵赋臣,宁用观涛客。
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昔年曾记一披云,此日重过十度春。两鬓不如山水绿,寸心犹恋阙廷新。
玉环弃去人何在,宝刹飞来迹已陈。往事秪堪舒笑口,长风何必漫留人。
四顾木落尽,扁舟增所思。云冲远烧出,帆转大荒迟。
天际霜雪作,水边蒿艾衰。断猿不堪听,一听亦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