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
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
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
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病榻论诗罢,僧舆趋驾归。倦书疏竹几,多梦绕湖扉。
赤叶霜前坠,黄花雨后稀。直堪凋鬓发,何祇减腰围。
士有孟东野,荐乃韩退之。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
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
大廷昔日曾空臆,时论忌人太疏直。
名公正色力主盟,寘之甲科免居乙。
殿庐今日忝校文,甘言如饴心所嫉。
或者欲植桃李恩,慨然为下雌黄笔。
头方直是不能圆,入险固应阴下石。
我公天下尽门生,仆荷知音心感激。
幸无贓墨辱门墙,犹免语人颜发赤。
感公具眼照人才,坠履遗簪犹爱惜。
临归多谢馈兼金,何日能为还白璧。
烟抹霜林秋欲困,吹破胭脂,便觉西风润。
翠袖怯寒愁一寸,谁家庭院黄昏信。
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余娇,簪满佳人鬓。
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山水佳有余,我与之周旋。
江行已久矣,今复领其全。
漾舟银葫芦,雪在春渐妍。
素琼间苍玉,化工与雕镌。
屏围无空缺,护此百顷天。
图画别浓淡,粉墨生云烟。
人间有此境,定属水府仙。
先生嗜奇胜,久驻无由缘。
命名失雅驯,吾意终慊然。
玉鉴扁山石,取重须时贤。
可无泊舟所,作亭近江壖。
登临付楚客,当有云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