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祠古殿深,少室群峰碧。
行雨欲随车,望岩非化石。
常闻兰气蒸,谁奠椒香液。
寄谢洛川妃,淩波定何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眷此庭中竹,罗生横十寻。疏疏挺高节,密密敷清阴。
好风每相过,流尘讵能侵。其下无蔓草,其傍远脩林。
结根自得所,非高亦非深。谁复采笙箫,玉宇思和音。
天源一派过严城,宝兽喷香漱玉声。分入瑶津来紫禁,杯流曲沼远相萦。
东陵人已仙,黯淡斜阳暮。
可惭名利心,孜孜问葵戍。
筑圃依山曲,开门向水湄。春风摇鼠梓,夜雨足凫茈。
但解髡能饮,焉知朔欲饥。提壶花外转,催出眼前诗。
征西往事不堪论,泪点深宵剑有痕。九夏冰霜真国士,卅年尘土旧公孙。
绿车天上恩难再,裋褐扬州道自尊。一语请君重勘却,种瓜何必不青门。
海上钓鳌客,曾闻太白翁。何如置孤屿,圆峤在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