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三黄鹄,举翼东来飞。
鸣声既相呼,烟水亦相依。
蓬池不暂止,太液未言归。
酌酒望沧海,飘颻思菊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我闻武夷山,乃是神仙府。灵丹插峭壁,异骨留深坞。
有时风高月色静,天乐琤淙散天宇。飘飘秀气钟为人,往往声名迈前古。
练君头角杰然奇,少年折桂登云梯。陆机才华恨羞涩,相如词调惭支离。
青衫一命东城尉,能使斯民歌恺悌。鸾凤肯与鸡鹜争,万里云霄终自致。
东城烟水秋茫茫,览古高吟应断肠。白蛇血溅赤龙剑,八千子弟同时亡。
而今战处无青草,庙门斜掩狐狸老。群巫请雨摇镮刀,滴沥椒浆荐蘋藻。
力拔山兮安在哉,丹青壁画空尘埃。因君吟想不能已,孤雁一声山月颓。
贫交怜此别,昨别是京华。身老常为客,年残未到家。
海风吹鬓短,江雁背人斜。不用忧荒岁,归餐洞口霞。
莺里花前选孟光,东山逋客酒初狂。
素娥毕竟难防备,烧得河车莫遣尝。
爪期终代促装前,常遗吾书索赠言。今日却成哀挽句,霜风江上送灵幡。
鞠族多异姿,幽人好佳色。年年我有秋,寄兴在篱侧。
凄风风始馨,凝霜霜作魄。剪苗资勤灌,迸蕊务细摘。
忽然吐殊妙,谁信出心得。白黄诚高清,绀紫尤奇特。
一时美所钟,未免爱而溺。君能轻世事,正赖有菊癖。
菊亦何负君,何云奈岑寂。
鸳鸯鸂鶒绕渔梁,摇漾山光与水光。
不管使君征棹远,依然飞下旧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