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
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
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
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半夜燃犀采石江,江神无处避馀光。未应赤帻能为害,窥见渊鱼已不祥。
同云作色日潜辉,咄咄玄冥未霁威。
驿使能无一枝寄,客程应有六花飞。
乌公恩重宜亲谒,绛老年高可蚤归。
想见仙霞三尺雪,布衾如铁起添衣。
此地真埋玉,何人为续招。秋风吊师罢,暮雨逐王骄。
万事才情损,千秋意气消。仍闻封禅草,遗恨右文朝。
满堂风雨烛花残,独客思归坐夜寒。遥想故园当此夕,画楼明月影团团。
华表归何日,乘轩事已非。终朝独含垢,所幸脱虞机。
失侣频看影,长鸣似诉饥。空馀出尘意,皎皎向寒晖。
愁心落雁共横斜,九月繁霜罨鬓华。淮水尚沈龙虎气,汉津犹隔斗箕槎。
夜阑渔蟹篝中火,日夕牛羊陇上笳。徙倚东篱难拨闷,判将竹叶负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