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
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
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
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雷峰峰外翠,四面湿人衣。落叶不舍去,归禽殊懒飞。
木棉千岁老,菜甲及冬肥。白发奚为者,劳劳过古稀。
病后絺衣怯露寒,娟娟山月掩篷看。故园朋旧多相忆,何处更深独倚栏。
霜至草木寒,关河凄以风。扁舟越湘水,迟暮予何心。
美人彩云端,欲往闻遗音。云端不可即,离别销颜色。
三朝掩明镜,对面不相识。
不到潼川县,安知栈阁悬。城孤才得地,山拓渐容天。
树色旌竿直,江流藻绘鲜。神灵俨祠庙,一为指星躔。
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九龙何处云深浅,一雁不来人别离。
老树引藤秋结子,黄猿窥果昼呼儿。遥知句就无人解,月落山灵堕泪时。
寒城雪尽晓氛氲,万树猿声不可闻。
东望梅花消息断,思君一寄陇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