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李察推留别

我学犹肥腱,一食辄易厌。

君何以名虚,每来车马淹。

经术素所浅,道义安得渐。

独有寒苦吟,可与前古兼。

今者抱悲哀,憔悴居穷阎。

愁鸣无好音,亟别空顾瞻。

诗言留彼美,欲和惭无盐。

短兵当长戈,焉得不尽歼。

又如握枯蒿,逆风乘烈炎。

膏肓靡自疗,谁复望针砭。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旧赠名书联两行,缘何沦落挂茶坊。重来风景全非昨,痛哭亲知半已亡。

万事久经忘得失,百端又觉感苍茫。春寒无赖睡难稳,起草灯前夜气凉。

玉阶搔首罢朝天,茅屋衔恩已一年。引分无能酬造化,扪怀犹畏负林泉。

当空台阁攒朝爽,隔水菑畬弄夕烟。大喜成康风化洽,终堪安稳北窗眠。

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

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寺古僧庐尽,泥深旧径非。偶然逢宿衲,莞尔露禅机。

宿火拨犹冷,残灯挑尚微。炊烟处处起,日晏澹忘饥。

清风千里送仙舟,诏许南归拜垄丘。满路传呼新使相,三朝勋业旧通侯。

秋霜落木逢尝荐,昼锦看山是胜游。天子临轩方注望,北来旌旆莫悠悠。

畴昔相逢十载馀,已惊白雪鬓疏疏。长鸣本是空群马,入社犹为漏网鱼。

醉到湖边谁共酒,别来江上苦无书。风流文采今何在,只有倾河泪满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