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

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

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

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

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

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

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

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

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氊。

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

桹桹残夜未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

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

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

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余尺椽。

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

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

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

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史君持志一恭谦,何间幽明与巨纤。

渴雨方将为旱闵,卧龙便不复泥潜。

连宵颇作霶沱注,阖郡均蒙优渥沾。

窃喜阳春端有脚,闾阎和气日须添。

县厅决事返便睡,鱼菜何以娱嘉宾。淋浪密雨响窗格,寒禽叫水湖亭漘。

冲泥巷南越巷北,谈碑校艺今无伦。枇杷初黄芍药老,香车大道驰辚輑。

名姬论钱值千万,贫嫁厮养寻常人。东风卷地不动尘,华镫顾曲樱桃唇。

马蹄不到人迹少,君家独树柴门春。诸郎读书墨满案,瘦句喜作无病呻。

手搜女真蒙古事,字仿刘懿兼刁遵。繄予忍饥困州邑,乌帽雪鬓常参晨。

行将投劾去晞发,衣囊渔具荒江滨。外集论诗记甲子,内景受道持庚申。

漫承桂段曲为比,一脉家法真龂龂。洨{氵巾玄}令长定何职,中天万古双嶙峋。

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

岂惟树柳杨,亦颇间篁竹。

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

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

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

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

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

清阴荫百亩,颜然立于独。

八面吹不动,矧肯变寒燠。

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

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

隐心甘作苦,逐逐却难禁。计拙忧成老,身閒喜独吟。

尘嚣浑欲脱,山水试相寻。满路芙蓉发,秋光已觉深。

春风已绿燕山草,征袍又映皇陵道。昌平郭外一峰斜,天寿山前双柱杳。

青松五里到红门,麒麟辟邪相对蹲。山内看山山更好,屏风九叠碧嶙峋。

遥见翠微露黄屋,烈祖神孙异陵谷。松间御道转青蛇,涧上长桥横白玉。

太行西绕下天中,八陵佳气尽成龙。有时展谒来天子,岁再明禋遣上公。

庙门夕启衣裳设,木铎初传金漏急。只听松韵堪悽怆,更有泉声助幽咽。

泉声不已漏声催,五色云中仙驭来。才看帷幄开金殿,又见重门闭玉台。

五台复玉台。仙驭不徘徊。灯火千林昼,冠裳两道回。

鸡鸣月落燕山晓,迟尔沙河碧水隈。

何年灵壁一拳石,五十五峰不盈尺。峰峰相向如削铁,祝融紫盖前后列。

东南一泓尤可爱,白昼玄云生霮䨴。在唐已著群玉赋,入宋更受元章拜。

天台澒洞云海连,戴氏藏之馀百年。护持不涴权贵手,离乱独与身俱全。

帝旁真人乘紫霞,尺书招之若还家。阴崖洞壑寒谽谺,宛转细路通褒斜。

昆崙蓬莱与方壶,坐卧相对神仙居。硬黄从写《黄庭》帖,汗青或抄《鸿宝》书。

秦淮咽咽金陵道,此物幸不随秋草。愿君谷神长不老,净几明窗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