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奔吴日,苍皇及水滨。弯弓射楚使,解剑与渔人。
抉目观亡国,鞭尸失旧臣。犹为夜涛怒,来往百川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荡漾溪沙深浅间,群山回抱翠连环。扁舟便欲乘流去,直下山门六刺滩。
为报故人吴季子,玺书何日下山东。天门瑶草春相待,海上仙槎夜拟同。
过鲁好传周室礼,入齐还问太公风。欲知郎舍期君意,孤剑时时但吐虹。
细雨江边春缆,绿暗。玉箸湿罗巾,佳期定约藕花新。
真么真,真么真。
朝行绕山麓,暮宿投孤村。父老颇见招,落日犹在门。
庖烟不满灶,汲水复抱薪。为我炊黄粱,一饱裁逡巡。
百金得香醪,湛湛盈清樽。我虽不解饮,亦足濡我唇。
濯足扪饱腹,燎衣暖馀薰。原言息劬劳,少浣尘埃昏。
慇勤戒鸣鸡,未用呼晨暾。
司马家儿历数穷,可能特地振孤踪。永怀东土清风远,不把元嘉纪岁终。
今年七十五,归作庵中主。珍重观世音,泥蛇吞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