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秋物盛,稻熟蟹正肥。
况身为酒官,醇酎饮不非。
傥观众人醉,徒自使世讥。
与君伯氏好,试以此言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霜竹弄晴翠,寒梅发幽姿。黄雀呼朋自为伍,各求所止栖高枝。
兹图用意良有托,持赠宁徒供玩乐。先公教铎遍儒林,共祝儿孙膺五爵。
路入荒堤景渐清,临流古寺晚钟鸣。尊开荷叶香相袭,席接波光掌共平。
谈理剧时宁强胜,听歌婉处倍留情。兴酣却悔来何后,为报林烟且慢生。
灵隐知名刹,龙宫最上方。越山当户翠,海树到楼香。
说法观身妄,悬灯共夜长。浮生一何幸,乘此礼医王。
才看蕊绽又花开,转眼飞英堕酒杯。
苕水菁山亦无赖,东风不送故人来。
京国趋庭见少年,别来风度已凝然。亦知梗槩非流俗,未论簪缨有世传。
坐上好书消岁月,江南归梦绕山川。桃溪太守今前辈,长在春风几杖前。
行义时人重,才能邑里称。系传高士远,家挹太湖清。
身世惊流电,朋游叹曙星。从知郭有道,不愧蔡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