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皇受命而熙洽兮,实千祀而一时。
协气郁而四塞兮,与盛德其俱升。
麟凤出而帝午兮,犹氤氲而扶舆。
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
公神禹之苗裔兮,肇子爵而鄫封。
逮去邑而为氏兮,季叶汨其南征。
祖骞翔而绩著兮,考蜷局而文鸣。
公既生而多艰兮,踵祖武而好修。
既轻车又良御兮,遂大放乎厥词。
发天人之奥秘兮,约六艺而成章。
元气含而未泄兮,洞芒芴而窅冥。
挽天河而一泻兮,物应手而华昌。
揖扬马使先路兮,咸告公曰不敢。
彼崔蔡之纷纷兮,孰云窥其藩翰。
辰来迟而去速兮。固前修以跋疐。
方盘礡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补外。
皇揆公之忠诚兮,即商墟而赐环。
紬史谍乎东观兮,裁诰命乎西垣。
典章绝而复作兮,世争睹而快先。
正经纬乎终古兮,配维斗而昭然。
变化诡而难常兮,虽司命其或昧。
忽遭艰而去国兮,遂衔哀而即世。
述作纷其具存兮,怅爽露之焉诣。
信百年不斯须兮,遒电灭而焱逝。
天不憖遗一老兮,固缙绅之所伤。
矧不肖以薄技兮,早获进於门墙。
路贯江而修阻兮,曾莫奠乎酒浆。
悲填膺而茀郁兮,聊自托於斯文。
百尺青琅玕,浸以万丈澜。我欲撷柯梗,一蠡酌知难。
屡亦为世有,岂不诘其端。嶷嶷吕汲公,捧日当碧天。
简直抱一气,代理夫何言。有志隆宋业,无心崇党偏。
透璞辨珉玉,披蓁刈兰荪。腐儒自束发,口诵六艺言。
治乱甚白著,用舍岂一贤。明时贵知用,自古迟暮年。
敢陈必尧舜,况时值娲轩。岂徒琢空文,文奸笼群顽。
汩没俗眼顺,妒嫉儿女谖。窃取为利路,死弃等草菅。
朝哦不求和,暮吟不揭竿。不叹岁不与,惟恐枉所存。
愿披向龟鉴,大叫出肺肝。精诚露皎皎,洞彻金石坚。
康济有次第,沿革自贯穿。删除救灾法,下民不弃田。
剔抉经费壅,源源如流泉。思豫近习隙,不紊出纳专。
正姓以明本,捐赏以运边。改弊贵无迹,移风当有筌。
窃邑饱妻子,封豕所并肩。法令若薪束,不息不敢剸。
亦不叹折腰,所叹志不宣。时乎恍易失,发白怅刚悁。
迟迟竟去国,浼浼临长川。此志苟不遂,江湖终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