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栋起霄间,芳条俯可攀。
晚云谈次改,高鸟坐中还。
日映城边树,虹明雨外山。
唯应谢池月,来照衮衣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渠水来从林外泓,水知湖近各争鸣。
何人月下携枯木,写取穿云落涧声。
月刚斜。日影些。一路香风绕碧纱。忙忙贴鬓花。
冷莓■。遍地遮。满院春情委露华。枝头宿鸟喳。
江心濈濈秋影,烟外亭亭绿痕。帝子祠前别思,鹧鸪声里黄昏。
坐对百花落,孤登万里楼。醉开吴楚色,狂失凤鳞愁。
握手青灯少,论心白日浮。相思曾往昔,泪逐大江流。
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今朝榻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汉庭儒雅似中郎,六诏山川掷郡章。未论主恩怜薏苡,秪缘词客妒长杨。
两湖日月开池籞,九叠云霞入草堂。十载忆趋丞相府,犹将衰鬓对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