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孚,物意为之摧。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针来大笋束仍攒,作么开时色两般。荀令金炉炷沉水,昭容紫袖衬中襌。

同花异叶株株异,一种栾枝节节栾。雪里寒香得三友,溪边梅与畹边兰。

江山随处倚高秋,一榻时从药局留。明月满城更向寂,缓携儿子语街头。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寄与山中一老牛,何须苦苦恋东洲。南蛮有片荒草地,棒打绳牵不转头。

惆怅一身轻似叶,今朝才住。追尘逐浪,回思无是处。

径里一簇松筠,眼前半斗良酝,差无辛苦。

寻俦侣。归去来辞堪赋。携手披云雾。珠帘绣阁,风景休轻负。

为我语向多情,不用瘦减容光,双栖如故。

昔别信空海,今来逐暖风。细微无物役,飘泊有人同。

正喜衔花语,仍劳葺垒工。遥怜楚江外,栖止尽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