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

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

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头白书林二十年,印章今领晋山川。

紫参可掘宜包贡,青铁无多莫铸钱。

劝课农桑诚有道,折冲樽俎不临边。

要知使者功多少,看取春郊处处田。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草堂晨起酒半醒,

家童报我园花满。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举枝未遍春日暝。不用积金著青天,

不用服药求神仙。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夜夜焚香拜女牛,红氍关盼冷清秋。儿家自有罗敷在,凉月萧萧燕子楼。

元宵初过少吹弹。楼角B237灯残。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

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耐春寒。

皎皎天上月,随人如有情。

何当背银烛,充我如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