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落我前,明月随我後。
流光如有情,徘徊上高柳。
高柳对寝亭,风影乱疏牖。
我马卧其傍,我仆倦搘肘。
寂寂重门扃,独念家中妇。
乳下两小儿,夜夜啼向母。
问爷若个边,天性已见厚。
不嗟羁枕孤,不愧栖禽偶。
内有子相忆,外有月相守。
何似长征人,沙尘听刁斗。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秋雨池塘透晚凉,蜻蜓飞处白蘋香。江南风景堪图画,怪得先生一□长。
画框图飞云霭寒,楼台城堞有无间。
烟收雨霁曾看否,见尽东南万叠山。
六龙安可顿,四节一何速。秋气下霜露,春事著草木。
天道有迭代,世故足翻覆。塞翁丧良马,宋氓得白犊。
由来非今朝,未必不为福。
一入名山海宇宽,故人清夜此追欢。閒来杖屦林为藉,兴远烟霞箨是冠。
百道飞泉风更急,满庭残叶夏偏寒。天街月色凉何限,七十峰头枕上看。
雨微微,烟霏霏,小庭半拆红蔷薇。
钿筝斜倚画屏曲,零落几行金雁飞。
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凌乱杨花扑绣帘,晚窗时有流莺语。
空山夜雨鬼神愁,怪石层崖虎豹忧。
鸟道不通车马到,只供衲子羽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