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鱠红缕。
休言羊酪敌蓴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百里同云雪满蓬,冥冥那复计西东。
轻舟不畏邪溪水,向晓南风暮北风。
久谢公家事,时劳长者车。可怜新病后,未觉故人疏。
渭北偏饶梦,河南近得书。相忘吾岂敢,欲出怯篮舆。
思归江路永,荔子几时丹?祇念违亲久,何愁待尔难?
园林有专美,霜雪莫留寒。记得珠崖道,长吟立马看。
非傲亦非懒,几月简逢迎。笑语消三伏,升沈付五行。
雨加苍藓色,涛泻绿筠声。无端传巷语,清耳赖禅鸣。
羲轮不趁鲁戈回,万事人间总可哀。未死宿心随墓草,何年残劫换池灰。
旧庐萧瑟空流叹,大陆疮痍正费才。辽海茫茫华表鹤,尘沙满眼为谁来?
金玉谁人咏德音,太平无象属人心。
日高初散露门讲,天上五云宫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