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本是青门学灌园。生涯浑在乱山前。一犁春雨种瓜田。别后倩云遮鹤帐,来时和月寄渔船。旁人莫做长官看。
一家感儿孝,不欲使亲惊。尽作屏气语,咸为纳屦行。
银潢倒泻入沧溟,身近鱼龙夜不惊。鸣橹空飞孤雁过,渔灯照浦一星明。
李生生北方,膂力矜赑屃。
桑弓劲如铁,轻引左右臂。
短衣猎南山,猛虎俱待毙。
官衢多骑劫,一发尝贯二。
含笑担其囊,辄补酒家费。
小饮三百杯,味薄不足睡。
夜半挟金饼,隔楼调邻妓。
横行长安中,五陵夸结义。
秋暑满谿閤,解衣诧能事。
捶床助谈屑,秉烛听未既。
众客不敢哗,慑此河朔气。
座无杨开府,娓娓当谁为?
东望望春春可怜,君恩犹许傍林泉。薇山枉忆黄虞代,桃水应忘魏晋年。
日月为余光早到,风云出此气弥添。春容无数飞前壑,心远方知有地偏。
才挥彼老泪,又赋挽君诗。旧好行看尽,孤怀孰与知。
对床清话夜,游美倦归时。往事空回首,同居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