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
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
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
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千峰上云气,云气日驰骛。漠漠生岩林,霏霏网窗户。
忽飘如散绵,倏聚若团絮。聚散少定踪,昏晓有常度。
须臾变岩壑,俄顷殊苍素。四时但积阴,终日兴霪雾。
霪雾少开霁,积阴多寒冱。清明实阳德,离照岂恒虑。
侧闻夏秋交,旱熯伤农扈。泰岱虽肤寸,终朝成甘澍。
愿一见祝融,陈言问其故。
乡思逐归鸦。关山隔暮霞。写离情、人在窗纱。深院日高帘不卷,应念我、梦天涯。
秦塞路偏赊。蛮方日又斜。旧游情、记得些些。桂径松堂联袂处,花作饵、雪烹茶。
草堂只在南湖上,山色水光相与清。沤鸟不来鱼不起,落花风飏读书声。
群飞鸥鹭逐筜祇,予亦扬帆赴杳冥。
洒鬓湖风寒气白,打船春雨浪花青。
水边万树来江县,云里双峰出洞庭。
七十二桥灯火乱,野烟沽酒宿渔汀。
一别一相见,须臾老此生。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
诗近吟何句,髭新白几茎。路岐如昨日,来往梦分明。
兹亭字渊默,我憩亦何言。忽有天门辟,森然帝座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