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平生好攻禅病,不知病是道源。
要知道源端的,直须陆地行船。
因思大唐裴相国作圆觉经一序,一字一义,
耸动人天。又思本朝温国公制解禅颂六篇,
一褒一贬,口业昭然。
匪伊自绝夙种,佛亦不度无缘。
春到溪山已近旬,寻春犹自负深情。
爱闲长向梅边立,趁暖时从竹下行。
苦乏诗材无可借,更嫌酒病有余酲。
算来岂是因名利,才有关心便不清。
箫语唤新晴。小滴珍珠酿欲成。偏是他乡饶节物,清明。
已见筠篮卖紫樱。
准拟放船行。罨画溪头縠浪生。争说夕阳红处好,零星。
一树梨花一水亭。
年年此日有新诗,总属伤心羁旅时。却恨饿来还不死,欲添长命缕何为。
秀色红翻坐,浓阴绿绕阶。觑花还拄杖,冲雨不怜鞋。
马革平生志已偿,招魂何路向蛮方。桐乡父老还流涕,岁岁传芭酹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