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屡更郡,人皆望酒壶。俗情难可学,奏记向来无。
贫贱常甘分,崇高不解谀。虽然门馆隔,泣与众人俱。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临江江水蘸花明,此地传同令尹清。官署乍停飞舄影,绨袍如恋故人情。
行持使节怜周道,闻罢弦歌岂武城。珍重临邛劳负弩,倦游吾已愧长卿。
柳经秋老不藏鸦,景物因时莫浪嗟。一卷《楚骚》忘午倦,数声齐女咽残霞。
荣华心已沾泥絮,冷淡情犹湿雨花。倚遍曲阑难自遣,瓦瓶汲水独煎茶。
雨霁月弥静,无人共遥夕。乱蛩风露寒,虚堂入秋色。
旷土茫茫无主名,朱门惟恐籍分明。
老农犹记淳熙事,太息文公志未行。
孤馆惊残漏,登途竟若迷。
山形存隐约,地势失高低。
薄曙欺残月,哀猿和早鸡。
忽闻飞瀑响,已过石桥西。
秋风林薄暮萧骚,千里庭闱属望劳。天入秦关开去棹,霜飞楚峡拥征袍。
每看潘岳閒居好,始信张翰归去高。我亦天涯漂泊久,因君愁思满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