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竹出石壁,根瘦悬青蛇。磔髯露老节,斫骨点寒花。
少年莫剪去,骑杀白鼻騧。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石窗灯欲尽,松槛月还明。就枕浑无睡,披衣却出行。岩高泉乱滴,林动鸟时惊。倏忽山钟曙,喧喧仆马声。
病客高斋黯澹生,何来一札大梁城。梦回沧海风云色,春落黄河雨雪声。
伏枕自须疑慢世,曳裾兼亦似逃名。可知枚马元同调,谁见千秋出处情。
绮窗春浅,香熟梨云深小院。斜亸东风,零乱残妆粉半融。
差池并语,剪剪飞来双玉羽。青掩重门,人与花枝总断魂。
日下风高野路凉,缓驱疲马暗思乡。
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
高栋层轩夜未央,溶溶新绿涨池塘。风轻杨柳金丝软,月淡梨花玉骨香。
乱唾碧茸纡曲径,独循青琐转回廊。千金一刻谁能买,输与豪家白面郎。
秀立孤峰一点烟。高台当落日、草芊绵。平原碑坏不知年。
翻前志,于蔿事犹传。
景物暮萧然。飞鸿云外堕,啄空田。戍笳羌笛总惊眠。
携风袖,谁更拂清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