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尘劳荒旧学,更惭篆刻得初名。
圣贤阃奥期深入,风雅源流庶一清。
短技示人方蓄缩,雄篇鏖我太峥嵘。
君诗合作咸韶秘,何尔轻酬郑濮声。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云阴开剥日光穿,和气随风近酒船。
湖面波清浑见底,楼头山碧自生烟。
兴长不忍回孤棹,歌懒才能逐缓弦。
因子樽前话归计,醉魂先到岘山边。
空山杳杳鸾凤飞,神仙门户开翠微。主人白发雪霞衣,松间留我谈玄机。
闰冬节物晏,十月犹素秋。招提阳冈路,宛在岘山头。
史君有高致,尊酒擅一丘。欢颜动长啸,松菊含春柔。
风清宿雾断,地迥行潦收。时令将凛落,飞光为谁留。
骊山之水温且清,朝元阁上空月明。玉环化作马嵬草,碧树萧萧猿夜声。
朝代兴亡容易变,今人不见古人面。疏林落落挂斜晖,金井梧桐秋几片。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
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游事一番了,愁多锁书长。
因思来岁赏,未必少年狂。
野鸟学蛮语,岸花浮楚香。
鱼应知我者,圉圉到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