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伊谁掇取潇湘水,铺向长缣光瀰瀰。碧牵文藻舞风柔,黄落衰荷抱霜死。
中添淡墨为群鱼,鲂鱮琐屑各自殊。纤毫尾鬣空明见,万里江湖气势舒。
姑苏野老困奔走,震泽扁舟落谁手。展图漠漠云水生,便欲垂钩挂鱼口。
君失此图何许年,完璧再返非徒然。请君袖取入京国,天边时一赏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