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昔闻楚山人,服毳而冠鹖。危坐古松根,不饥亦不渴。
颜色白如玉,千岁如电抹。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
平生恋着心,恩爱资妙割。开口谅来意,丹鼎分圭撮。
相看语未了,冉冉翔木末。归来问故人,云山渺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