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新幡翠凤翘,侧商催酒转宫腰。
玉栏风急花零乱,始觉春寒第一朝。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璧水桥边此客,金銮坡上何人。沙场老马事无成。泪湿青莹夹镜。袖手烟霏小景,回头石岭空城。乾坤遗恨渺难平。目断塞鸿孤影。
鲈满银盘酒满壶,山童竹里送行厨。风流绝似兰亭会,留取他年作画图。
赤云遍长空,何处清凉国。遥望五台山,中天挂金碧。
盛衰人事总无常,邓尉梅枯半作桑。赖有山川长不改,倚栏依旧见渔洋。
闽峤遄征路正遥,徂秋落木晚萧萧。渡头夜火喧渔市,港口生风报海潮。
自分尘劳应努力,可能远别不魂酒。镫残酒醒月初落,此是天涯第一宵。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