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
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
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
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好雨来还歇,霏霏入暮多。藓墙遗旧湿,庭树忽新柯。
生意能如此,黎民喜若何。田畴近东作,为美玉山禾。
主家台榭拥鸾旗,正是君王辇幸时。绿帻传韝谁侍宴,外庭人道卖珠儿。
中门夜静不惊厖,鱼媵樵青病一双。却喜个人犹健在,小楼灯火自关窗。
瘦权平昔事风骚,痛矣吟魂不可招。庙里香炉从此去,杖头明月更谁挑。
云披山顶浮螺髻,风鼓松声振海潮。他日东坡作真供,石泉槐火忆参寥。
花间无主竹篱空,小径斜穿曲巷通。赖是暗香能不息,短筇破帽得相逢。
客子东西不著家,主人北里恣豪奢。
夜深常倩月移竹,春老不烦风扫花。
暮雨送凉归枕簟,夕阳留客赋烟霞。
何时执手阑干外,同把功名誓镆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