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春满吴山,花深薇省,徵书将下天边。画船开处,人道似登仙。
不待天官书考,御屏上、姓字高悬。最好是,甘棠蔽芾,重赋召南篇。
江湖千万里,一骢五马,犹记当年。豸冠依旧在,袍锦红鲜。
请看都台松柏,冰霜后、老翠含烟。重整顿,胸中舟楫,风日爱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