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