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重天之报,神歆德所存。
孝须三后配,礼莫一郊尊。
翠羽来千仗,鸣铙下九阍。
服维周冕盛,乐自舜韶温。
未酌群灵降,先祠万王奔。
黄流凝夕裸,紫焰亘霄燔。
星拱低宸幄,云回护帝辕。
祥辉新日月,佳气浃乾坤。
绍古归鸿铄,含生濯至恩。
钦惟斋格至,仰福在元元。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百事如今与世违,十花一木谩儿嬉。
莫欺兀兀痴顽老,曾睹升平元佐时。
河鱼出龙门,云雷走平地。
飞腾不上天,临流夜生子。
生子子有神,怒风翻海水。
长爪探阳乌,中原苦腥气。
钳奴不耕作,扬鞭断其尾。
黄犊养成斑,奔登邺城址。
豹来抱虎儿,新棘多钩刺。
洛阳金凤凰,飞入漳河底。
东南寒日短,满地边尘起。
离筵冬尽忆分岐,晚出翻惭早退时。清尚已耽香社隐,微名初附白云司。
莺花自美閒居赋,猿鹤偏教俗状窥。似尔著书深岁月,何人不慕子云奇。
赤壤黄莎城子头,经霜老柏秀林丘。无人猎射空山里,飞鸟舒徐百不忧。
山顶白云层,重来不见僧。人多收舍利,谁与续传灯。
谩说三番咒,徒闻最上乘。裴回双树下,何处觅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