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天子节,兹喜去龙庭。
大漠夜犹白,寒山春不青。
峰多常蔽日,地绝欲回星。
同类惟所适,鸣镳毋暂停。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瀛阆盛佳招,排云下赤霄。水犀梳插鬓,火玉佩垂腰。
凫影朝青舄,鸾音咽紫箫。鳌宫无夜色,豹髓未尝烧。
终南在吾目,秋色远接应。谁招天外翠,来作窗中靓。
娟娟初画眉,盈盈独临镜。云去物象空,月出心源莹。
我欲往从之,有客誇捷径。洗耳复洗耳,松风入清听。
簇簇海棠枝,双双白头鸟。何处闻一声,春风琐窗晓。
贰卿园沼压关西,上相篇章绝景宜。
旧日宫墙流水过,至今苑地画图知。
孤花春去犹临岸,野蔓晴来欲占篱。
荀令凤凰池更好,不须游旆此迟迟。
南州谁识少微星,白发山中煮茯苓。春草闭门神助句,天花绕坐佛谈经。
苍龙剑气时时黑,太乙藜光夜夜青。十载相思不相见,西风鸿鹄故冥冥。
玉容花貌日摧颓,夫婿他乡未卜归。一点妾心何所似,精金百鍊不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