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
无风起群籁,有月在中天。
行子梦初断,故乡书未传。
不须闻别鹤,危涕已潸然。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隐几不知暮,喧喧瓦雀还。下帘疏雨后,虚室一灯閒。
闻反声如脱,思微识近顽。从兹悟真性,正在有无间。
渡头桃叶笑歌还,半搦腰围杏色悭。鸲鹆对为痴绝舞,鸳鸯长得梦中閒。
书空袅袅晴丝挂,旋颊融融热晕顽。眉黛可容春几许,满堤图画谱青山。
腻发堆云镜舞鸾,五云仙洞接清欢。归来失却吹箫伴,肠断昆山昨夜寒。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彪炳此金塘,藻耀君王池。不愁世赏绝,但畏盛明移。
山梅能摘索,溪蟹更清癯。
墙角风欺竹影斜,数声啼尽欲栖鸦。重门已闭断还往,独捲疏帘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