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雨脚初收晓雾开,青鞋布袜好追陪。幽人无事常相见,佳句有时还自来。
白业谁能超石壁,朱颜亦任发春醅。忧来忽忆燕南信,安得阌乡老万回。
舞衣收箧罢薰篝。欢事分都休。最无聊赖,瞒伊心绪,辄上眉头。
嫦娥不管人憔悴,今夕又当楼。人閒何世,除非无月,我始无愁。
盛乐斯举。
协征调宫。
灵飨庆洽。
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
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
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
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
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
比祚华嵩。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当时豪右争骄侈,
锦为步障四十里。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晋武平吴恣欢燕,
馀风靡靡朝廷变。嗣世衰微谁肯忧,
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天高气肃,正一派秋声,悲吟万木。潇洒远山抹翠,澄溪漾玉。
故人家住残阳外,小枫村、低低茅屋。烟生芦渚,霜沾菊圃,酒香茶熟。
疏篱畔、山中野服,想竹栏琴韵,松窗棋局。四壁清幽,闲挂云林几幅。
鲤鱼风起天横雁,待一叶寻他剡曲。开樽长啸,池边蟹紫,墙头橘绿。
内殿初分角黍盘,更开芳宴婪馀欢。已知仙侣招寻惯,况复将军礼数宽。
荆楚岁时千古恨,长安风土几人看。自怜此日犹乖阻,独向尘途歌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