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阗阗众戏屯,百仞太华临端门。
端门两廊多结彩,公卿士女争来奔。
接板连帘坐珠翠,帘疏不隔夭妍存。
车驾适从驰道入,灯如撒星天向昏。
赭衣已御凤楼上,露台宣看簇钿辕。
山前绛绡垂雾薄,火龙矫矫红波翻。
金吾不饬六街禁,少年追逐乘大宛。
呼庖索醑斗丰美,东市憧憧西市喧。
持钱下数买歌笑,玉杓注饮琉璃盆。
落然遗俗监主簿,夜对经史多诗论。
比诸豪侠乃自苦,明日苜蓿盈盘餐。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闽溪纸被软於绵,黎峒花紬暖胜毡。
一夜山中三尺雪,未妨老子日高眠。
庵是何年立,其中有一僧。
苍崖从古险,白日少人登。
众物清相映,吾生隐未能。
夜来新过虎,抓折树根藤。
相对寂无言,怀人一万里。只在庾岭头,欲折不堪寄。
高山远望石碐碐,叠嶂回峦数十层。时人只识云生处,不见松萝岩下僧。
记得当年来古驿,马鞭带雪系楼前。双柑香溅佳人手,半臂寒添酒客肩。
忽见荒堤摧暮草,空伤衰榭没寒烟。风尘满目深惆怅,却望谁家寄醉眠?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
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pg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