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沈失相从。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赫赫都门坐镇来,三年为政不凡才。能令江上风涛郁,复道人间夜户开。
绕郭青山常带雨,经春芳树早生梅。扬帆又送朝天去,待报明廷宠玺回。
卧听檐铁丁东。夜来风。料是明朝无处、觅残红。
灯烬暗。衾未展。恨重重。难到春宵常是、倚熏笼。
公子漫誇金谷富,先生祇爱玉川贫。山中矫矫七君子,堂上皤皤四老人。
时引壶觞聊自醉,肯教鹅鸭恼比邻。深红浅白兼秾紫,看取林园十亩春。
莲瓣娟娟远寄将,绣罗犹带指尖香。
弓弯着上无行处,独立花阴看雁行。
几竿晴影翠重重,远近犹分淡与浓。传入画图移不去,几回疑对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