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荫柴扉,青苔照落晖。
荷锄山月上,寻径野烟微。
老叟扶童望,羸牛带犊归。
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雨洗郊原,千山锁寒色。底事不须论,元胡口门窄。
蒲藕上塘种,养鱼于下塘。
积泥春粪树,储水岁浇秧。
未藉知章敕,堪浮逸少觞。
扫松须憩此,系马古垂杨。
岭南佳气属英髦,霁月光风品格高。籍籍才名台阁器,斑斑文彩凤凰毛。
青年登第心何壮,白首从戎气尚豪。垂老天涯零落尽,空馀遗恨满江皋。
使君兴寄本翛然,爱此澄波清且涟。杨柳阴中黄鸟地,芙蓉香底白鸥天。
凉通帘幌风生座,露浥琴尊月满船。相见仙裾乘一叶,恍疑太乙下云边。
出郭相将二里赊,寺钟鸣处是东华。直跻绝顶三千仞,俯视平原几万家。
流水竟朝东海去,长安不受片云遮。风流自笑非安石,也有登山兴未涯。
出门逢柳色,忽过野桥西。
坐石看潮长,隔花闻鸟啼。
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
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