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淮上归,君向海澨去。
安知无几舍,邂逅不相遇。
颇知飞空云,到月不得附。
月行既不留,云亦值风故。
诚知会合难,岂是忘所赴。
我虽蹑新屩,心不舍旧屦。
谁谓若世人,食瓜思弃瓠。
君南我赴北,日见阳雁度。
兹欲远寄首,雁行高且骛。
但诵金石言,於时傥无忤。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赤绂在躬,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龟钮犊鼻,用尔作程。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
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
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
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
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
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
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
来学媿道矒,赠归惭橐贫。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
指家大岭北,重湖浩无垠。
飞鴈不可到,书来安得频。
谩言报应事纷纭,皂白到头终自分;每恨无人诛国贼,今知有腹负将军。
鬼神忏遍皆供案,牲币陈空总秽闻。惊听奏章道士说,熊公诉帝怒如焚。
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
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
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小楼西望那人家,出屋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堕窗纱。
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