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扶疏重复重,塘蒲涵水绿茸茸。
琴书尤古得为乐,休问前山有戴顒。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黑头归作碧山翁,去缝磨棱与世同。献璞自来非卞老,解嘲谁复学杨雄。
心明可否知常静,眼认之无觉未蒙。不以老嫌追骥缓,百年长拟共吟踪。
数椽茅屋傍重山,流水桃花隔世间。溪上有人方待渡,柳阴那许小舟閒。
心是根,法是尘,根尘睹对转迷情。以火救火方为妙,烧却从前业识心。
风送帘钩响,凉生枕簟清。灯摇如一豆,梦醒正三更。
窗外萧萧雨,檐前滴滴声。此时人语静,绕砌乱蛩鸣。
公居何事葺幽轩,客味萧条称养閒。人笑规模犹物外,我怜风景胜花间。
秾林斗影舒帷幕,浅溜馀声杂佩环。欲把郡图传向此,座中常得见岷山。
昨日龙山把酒杯,今朝还上最高台。西风不待重吹帽,黄菊何因缓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