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渺然去,白浪势如奔。
同发已先远,独行将向昏。
洲长宁辨路,夜泊偶依村。
灯火稍觉乱,应闻人语喧。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浦口停留待信风,城边落日乱流通。梧桐院落秋声里,橘柚人家晚照中。
棹歌几处惊寒切,砧响千村入耳同。日日愁心西北望,汉阳枫叶落无穷。
雨珠雨玉非襦粟,雨雨悬知胜珠玉。去年病祷祗如楚,今岁应祈如撒菽。
黄云割尽绿浪摇,可实饥肠慰枵腹。微官但为斗食谋,再拜题诗谢贤牧。
秋英渐落景幽凄,叹息征衫滞浙西。三竺风光公素览,两峰山色我新携。
禅房境冷逢仙侣,客子心閒爱鸟啼。揖别黯然情未已,曰归难对乐羊妻。
高士何年赋考槃,半庵脩竹带飞湍。窗迎嶰谷三春霁,幔捲湘潭五月寒。
鹤立静依青翡翠,凤吟曾上碧琅玕。好期澹月凉云夕,曲尽瑶琴白雪弹。
青湖山下抱琴回,人道藩篱自此开。澡雪果嫌身抱柱,甘眠真有鼻呼雷。
尘埃衮衮荒书课,鸿鹄翩翩落酒杯。多谢急难兄弟好,为收遗骨葬蒿莱。
父母生儿迟,教儿苦不早。儿既下帷久,晨昏亦草草。
数载名不成,父母年已老。一朝歌鹿鸣,少申罔极报。
宁知倏忽离,门外长安道。回首望高堂,牵衣泪盈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