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南方穷山多野鸟,百种巧口乘春鸣。

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难识名。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我昔曾有禽言诗,粗究一二啼嚎情。

苦竹冈头泥滑滑,君时最赏趣向精。

余篇亦各有思致,恨未与尽众鸟评。

君今山郡日无事,静听鸟语如交争。

提壶相与来劝饮,戴胜亦助能劝耕。

我念此鸟颇有益,如欲使君劝以行。

劝耕幸且强职事,劝饮亦冀无独醒。

杜鹃蜀魄哭归去,小人怀土慎勿听。

城头春鸠自谓拙,鹊巢辄处安得平。

高窠乔木美毛羽,哢吭叶底无如莺。

口中调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自余多类不足数,一一推本烦神灵。

我居中土别无鸟,老鸦鸜鹆方纵横。

教雏叫噪日群集,岂有劝酒花下倾。

愿君切莫厌啼鸟,啼鸟於君无所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天启鉴湖清,灵源浸天碧。不为潜龙盘,上翊飞龙续。

花气喷龙香,河光溥龙德。福以龙德钟,寿以龙仁益。

百礼祀龙神,九歌感龙格。龙湖配天长,万叶复千亿。

路岐引人不作长,野梅官柳野风光。

看山看水入诗眼,岁月不觉须眉苍。

请从丈人开肺肠,身非石人忘故乡。

五年江湖枕书睡,梦随南云落翁堂。

亦知行坐歌白头,池南隐几浴凫双。

鳏孤肯复有羁旅,石塘破寺魂悲凉。

行锥不补万事裂,存者积压天一方。

善和里第知几易,辽东城郭空相望。

平生何用酷似舅,政似嫫母颦施嫱。

儿时拊头祝文章,祗今未入崔蔡行。

三年一书愿见贳,骨肉满县愁难当。

屋头荼醾定过墙,满窗日色文书香。

眼前欠甥颇念否,我亦口挂蠔山旁。

烦将归意作泉下,小待锦衣漫俗妆。

疾风甚雨老难禁,岭外无饧谁解吟。双鬓客尘谙世变,两眉乡思尽愁侵。

榆钱何处迎新火,杏粥频年系此心。落日高城魂易断,天临牛斗五湖深。

侵晓天门未启开,青鸾先到紫霄间。真官玉佩缀仙班。

下土封章勤奏请,玉皇恩许一生閒。往来骑鹤驻名山。

可惜天南无此花,丽情还比牡丹奢。

难忘西掖归来早,赠与妆台满镜霞。

我行三千里,何物与我亲。

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

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

风力若牛弩,飞砂还射人。

暮投山椒馆,休此车马勤。

开屏置床头,辗转夜向晨。

卧听穹庐外,北风驱雪云。

勿愁明日雪,且拥狐貂温。

君命固有严,羇旅诚苦辛。

但苟一夕安,其余非所云。